家長課堂:操控孩子的時間是一種過度干預(4)
來源:中國青年報 2013-02-05 10:14:41
不要輕易讓計劃落空
洪明曾在校門口觀察過放學的孩子,在等父母來接的時候,很多孩子會被一些小商販“勸”著買東西,但很少有人能迅速有效地擺脫這種境況。
“孩子們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不足,集中表現(xiàn)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可以隨時看到。”洪明說,學習和生活是分不開的,家長們總是試圖將其割裂,總覺得等孩子上了大學,自己一撒手,他們該會的就全會了。
但是,往往事與愿違。有的人找工作面試要帶著父母,有的人工作中出了問題還要父母出面解決……
洪明認為,很多生活道理、人情世故,以及如何待人接物,都需要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點地去體驗和總結。如果家長一味地包辦代替,孩子們無法學會自理,也無處習得一些社會化技能,將來很難適應這個社會。
“孩子們的自我管理,是一個實現(xiàn)個體化和社會化的過程。自我管理能力強的兒童,社會適應能力也強。”洪明表示,對一個班級來說,老師不可能表現(xiàn)出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自我管理教育方式。與學校教育相比,來自家長的自我管理教育才是最基礎的形式。家長們要有培養(yǎng)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意識,提醒自己“止步”;也要在實踐中找到科學的方法,讓孩子學會“邁步”。
“實施自我管理,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和預期目標。”洪明說,缺乏目標的引領必然導致混亂。
洪明舉了個例子。小張計劃在寒假練習一首鋼琴曲,希望達到熟練的程度,他決定每周三、五、日下午練習一個半小時。結果到寒假結束時他還是沒有按計劃完成任務。
“計劃不僅僅是要干什么,要有目標、有標準,還要有補救措施。有時候計劃未必非要那么詳細,但要清楚自己每一步要達到的目標。”他說,可以依事情定計劃,也可以依時間定計劃,關鍵是有可行性,不要輕易讓計劃落空。
洪明建議,家長可以和孩子在民主討論的基礎上,制定具有科學性、可操作性的自我管理計劃。然后,家長引導孩子形成定期檢查、及時總結的良好習慣,通過自我管理——檢查——總結這一過程,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。